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,详解战国婚礼礼节。我们对先秦婚俗的了解,基本来自于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电视剧《芈月传》体现的主要是正婚礼,即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举行的正式仪式,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婚礼礼节。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
电视剧《芈月传》体现的主要是正婚礼,即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后所举行的正式仪式。一般来说,新房设在新郎的寝室,赞礼者为新人安排好了新婚第一餐的馔席,主要有沃盥、同牢合卺和餕余设袵等几项流程。
芈月传中婚礼礼仪
沃盥:指新人入席前的洁手洁面。周制沃盥礼节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。
匜音同仪,是中国先秦礼器之一,用于沃盥之礼,为客人洗手所用。周代沃盥之礼所用水器由盘、盉组合变为盘、匜组合。虽然《芈月传》里这件作为道具的匜肥厚臃肿,惨不忍睹,不过从腿足看来,有点类似临朐文管所所藏的齐侯子行匜。
一般来说,新婚第一餐的饭菜很简单。进食带有礼仪的性质,吃得也不多,赞礼者将黍移到新郎、新娘的席前,又把豚俎上的肺和脊夹给他们。夫妇先吃黍,再喝肉汤,然后用手指咂酱吃,这一过程称为"一饭"。一共要三次,称为"三饭"。三饭告饱,食礼完毕。
战国婚礼礼节
同牢:指新婚夫妇共食同一牲畜之肉。
古人食俗有些类似今天的份餐制,各种食物每人一份。所以,新郎、新娘的席前,主食黍和稷,以及调味用的酱、菹(腌制的冬葵菜)、醢(螺酱)、湆(肉汤)都是各有一份。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介绍
牢,牲。《礼记·昏义》:“妇至,婿揖妇以入,共牢而食,合卺而酳,所以合体、同尊卑,以亲之也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,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,成同牢之礼于上西堂。”牢,就是一只小猪。
战国婚礼礼节
黍是汉族最早耕作的植物之一。《说文》按:今北方谓之黄米。亦称“稷”、“糜子”,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(broomcornmillet)。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,可以酿酒、做糕等。
战国婚礼礼节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节
新郎饮汤之器的应该是一只玉碗
玉制生活器皿最早见于商代。战国秦汉时,玉角杯、玉卮、玉奁、玉灯、玉羽觞等也较常见。唐宋以后,玉杯、玉碗、玉瓶才大量出现,餐具、文具、酒具等品种激增。
战国婚礼礼节
贵族婚礼可能有些特殊,鱼俎、豚俎、腊(风干的全兔)俎仅有单独的一份,放在两人的饭菜之间,供新郎、新娘一起食用,这一安排称为"共牢而食","牢"指俎或者俎里的食物。
中国制酱和食酱的历史悠久,当时的酱叫“醢”,《周礼》记载“百醢”,可见当时制食酱品的发达。据《周礼·天官》所记,周天子祭祀或宾客用羞“百二十品”,用酱“百二十瓮”,这百二十瓮酱包括醢物六十瓮、醯物六十瓮,都是动植物食料加调味品炮制的复合调料。肴馔百二十品配酱百二十瓮,一肴配一酱,这是周王创下的前所未有的王室饮食制度。
芈月传婚礼礼仪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
古人饭后要"酳",就是用酒漱口,这既是为了清洁口腔,同时也有安食的作用。
"酳"有三次,称为"三酳"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卒爵皆拜。赞受拜受爵。再酳如初,无从。三酳用卺,亦如之。”婚礼中三酳的酒器,前两次用爵,最后一次用卺。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
合卺:是指交杯而饮了。注意——是交杯,只是交换杯子而已,并非我们今天所说的那种挽着胳膊喝的“交擘酒”。
合卺本意指破瓠(瓜)为二,合之则成一器。剖分为二,分别盛酒。最初合卺用匏瓜,匏是苦的,用来盛酒必是苦酒。匏既分为二,象征夫妇由婚礼将两人合为一,同甘共苦(《礼记》载:"所以合体,同尊卑,以亲之也。")。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
在晋和唐宋文献中,都有关于“合卺杯”的记载,而且认为用合卺杯喝交杯酒是婚礼上的重要礼仪。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的西汉错金镶嵌凤鸟衔环双连杯和1986年出土于包山楚墓的双联漆杯,都印证了早期文献中的记载。
"合卺而饮"之后,食礼也就礼毕了
芈月传中秦王大婚礼仪
综上所述
《礼》本来记载的是各级贵族在冠昏(婚)、祭祀、丧葬、朝聘、宴射、军旅等典礼中的程序以及衣著、陈设等礼仪制度。但是其文字艰涩,内容枯燥,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。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,商、周贵族有名目繁多的典礼,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,不能经办这些典礼。西周和春秋以后,出现了简化的通用仪节单,经不断排练补充,整齐厘订,成为职业手册。但要为天子、诸侯、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,须要保存的仪节单很多,曾有“礼仪三百,威仪三千”的记载。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,包括冠、婚、丧祭、朝聘、射乡五项典礼仪节,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“士礼”传授,称作《礼经》,为“五经”之一。《芈月传》里体现的,基本上最简化的周制婚礼。作为对先秦历史、器物与文化的简要了解,如此甚好。